亚洲人妻综合av一区_狼友给个网址_达达兔午夜国产精品_亚洲美女带色视频_日本免费电影不一样的一区二区_俺来也最新网伊人久久_黄色A爱视频观看免费_色婷婷亞洲精品綜合影院_欧美变态捆绑在线dvd_另类小说激情文学

網站首頁 > 新聞動態(tài) > 行業(yè)資訊
滌綸短纖基礎知識概述
發(fā)布時間:2022-08-05 閱讀次數:1436

滌綸短纖(以下簡稱短纖)是將PTA和乙二醇聚合后生成的聚酯(PET)在熔融狀態(tài)下,通過紡絲、拉伸并切斷后得到的短纖維。自二十世紀70年代進入我國后,因其用途廣泛、價格較低的特點,市場規(guī)模迅速發(fā)展,至今已成為紡織、服裝、家紡等行業(yè)的重要原材料。


原料及工藝

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,短纖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別。按原料可分為原生短纖和再生短纖。原生短纖是以PTA和乙二醇為原料,經聚合反應、紡絲、切斷后制得,俗稱“大化纖”;再生短纖主要以回收的PET瓶等為原料,經干燥、熔融、紡絲、切斷后制得,俗稱“小化纖”。
原生短纖按紡絲生產工藝的不同分為熔體直紡和間歇紡兩種。熔體直紡短纖是以PTA和乙二醇為原料,生成聚酯熔體后,不經生產聚酯切片的工序,直接紡絲、切斷生成短纖。目前國內短纖常規(guī)品種的生產基本上采用熔體直紡技術。間歇紡又稱為切片紡,是以PET切片為原料生產纖維的工藝。與熔體直紡工藝相比,間歇紡減少了聚酯裝置,增加了切片的干燥和熔融裝置,后續(xù)流程基本一致。
下游應用

短纖按用途不同主要分為紡紗制線用、填充用、非織造用三大類。紡紗制線是短纖最主要的用途,包括棉紡和毛紡兩方面。棉紡和毛紡分別指用棉型和毛型纖維紡紗。棉紡用量較大,主要包括滌綸純紡、滌棉混紡、滌粘混紡和生產滌綸短纖縫紉線。毛紡主要包括滌腈、滌毛混紡和制作毛毯等。
填充主要是短纖以填充物的形式,作為家裝填充料和服裝保暖材料,如床上用品、棉服、沙發(fā)家具、毛絨玩具等的填充。此類短纖多為中空滌綸短纖。非織造是短纖用途的延伸,近年來發(fā)展較快。非織造布的應用較為廣泛,如水刺無紡布主要應用在濕巾、醫(yī)療等領域,土工布、革基布、油氈基布等主要用于工程領域。
目前市場上規(guī)模占比最大的為原生紡紗用滌綸短纖產品。
市場供應

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短纖生產國,2019年,短纖產能758.5萬噸,產量615萬噸。近幾年國內短纖產能、產量持續(xù)增長。自2014年起,隨著原油價格不斷下跌,原生短纖價格下滑,與棉花、再生短纖等紡織原料相比,其性價比優(yōu)勢增強,促進短纖產能、產量的穩(wěn)步增長。
截至2019年年底,國內共有34家短纖生產企業(yè)。年產能在50萬噸以上的企業(yè)有3家,產能合計235萬噸,占全國總產能的31%;年產能在20-50萬噸之間的企業(yè)有11家,產能合計318萬噸,占比41.9%;年產能在10-20萬噸之間的企業(yè)有13家,產能合計174萬噸,占比22.9%;10萬噸以下的企業(yè)有7家,產能合計31.5萬噸,占比4.2%。
從區(qū)域上看,短纖產能主要分布在江蘇、福建、浙江等東部沿海省份。江蘇、福建、浙江三地產能占84%。三地產能較多,一方面是因為當地的原料PTA產能豐富,另一方面是這些區(qū)域具有經濟發(fā)達、交通便利、便于出口、接近下游消費市場等優(yōu)勢?! ?/span>

 

市場需求

短纖作為紡織行業(yè)的重要原料,下游主要是服裝和家紡行業(yè)。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對服裝、家紡的需求也逐漸擴大,短纖消費量逐年上漲。
2015-2019年以來,國內短纖消費量一直保持增長趨勢。其中2016年國內原生短纖消費出現(xiàn)較快增長;2017年、2018年增速重回較低水平;2019年國內原生短纖消費量545萬噸,同比增長14.9%,消費量及增速均創(chuàng)近幾年新高。其中紡紗消費占比75.2%,無紡布和填充領域的消費合計占比24.8%。
2015-2017年紡紗用短纖消費量從356萬噸穩(wěn)步增長至385萬噸。2018年消費量下降至367萬噸,主要是因為下半年聚酯原料價格大幅上漲,減少短纖需求,另外短纖價格上漲慢于原料,因此短纖生產利潤被壓縮,企業(yè)主動降低開工率,影響了短纖產量。2019年紡紗用短纖消費量增長顯著,同比增長11.72%,達到410萬噸。
紡紗用短纖的消費與我國紡織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分布有關。我國紡織行業(yè)主要分布在福建、江蘇、山東、湖北、浙江、江西等地。福建省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純滌紗生產地,也是紡紗用短纖消費量最大的地區(qū),消費量占全國的28.1%。江蘇省作為紡織服裝大省,消費量占比17%。


進出口市場

進出口方面,我國短纖國際貿易以出口為主,2019年原生和再生短纖合計出口97.8萬噸,進口21.8萬噸。進口短纖中以差異化、高端產品為主,主要進口來源地區(qū)為韓國和泰國。隨著短纖產能逐年增加,國內市場整體供大于求,生產企業(yè)積極開拓國外市場以消化自身產量。近幾年,東南亞地區(qū)憑借廉價的勞動力優(yōu)勢,正在積極發(fā)展紡織行業(yè),對短纖等紡織材料的需求不斷增長,成為國內短纖擴大出口的重要市場。
短纖出口面臨較大的反傾銷壓力,2015年短纖出口量達到94.3萬噸之后,出口增速開始放緩,并在2017年首次出現(xiàn)0.4%的負增長。這是由于部分出口目的地如巴基斯坦、印度尼西亞、印度等對我國短纖采取反傾銷政策,影響短纖出口。2018年出口量回升至近幾年新高,為102.7萬噸,2019年再度降至97.8萬噸。從近五年數據來看,短纖出口量基本維持在100萬噸上下。